服務支持
找水儀一圖一評案例講解視頻80
點評人員:楊佃俊 教授級高工
供圖人員:董昌勝
儀器型號:PQWT-TC150
測量地點:山東蒙陰
圖評2019第12號是利用原始曲線圖數值線密度的變化做為主要依據,三圖聯讀,分析高值層上下界面的過渡層哪一層是突變的,哪一層是漸變的,進而確定合理打井深度。本案例是用同樣的方法分析低值層上下界面哪一層可能是突變,含水層更好,判斷效果同樣也是好的。
點評內容:
1,本案例巖性為片麻巖,點距1米,上圖是原始圖,中圖是處理圖,定點在3號點,復測完全一致。定3號的依據是高值中的低值點,15米以上是v形,以下是倒v形,分析25和40米出水的可能性大,這樣分析本無弊病,但因出水深度經常會有偶然性,實打到75米僅出水1方時,是否停鉆大家曾產生了猶豫。
2,從處理圖看,50~125米之間總體上是個低值層,其上下為高值層,上下各有一個過渡層,這兩個過渡層哪一個有可能是突變的呢?從該圖看125米以下的顏色比上層淡了一些,這主要是因為上層數值太大壓制的結果,不能說明下面的過渡層不是突變的。
3,我們認為,在10米的范圍內,如果過渡層是突變的不可能只限于1個測點,各測點都是突變的可能性大,可以從該測線的曲線圖上找一兩個數值線密度更分明的測點進行分析。
4,根據上述思路,我在曲線圖的9點和2點畫了上下兩條紅線,這兩條紅線上面和下面的數值線明顯較密,紅線之間只有一條淡紫色的數值線,這條線屬于上下哪個界面需要認真分析。它屬于哪個界面就說明哪個界面是漸變的,另一個界面就是突變的。
5,在曲線圖上2號點這條淡紫色的數值線的特征是,它的數值與左右兩個點相比都明顯偏高。再看2號點在處理圖上,上界面的等值線特征也是數值比左右都明顯偏高,而下界面是水平的,說明這條淡紫色數值線應是上界面的,據此可以確定上界面是漸變的,下界面是突變的。此外還可以從處理圖上看到,上界面各點從高值到低值的過渡段較長,下界面過渡段較短,據此也可判斷那條淡紫色數值線屬于上界面的可能性最大,而下界面在兩條紅線之間的數值線距離更大,更是突變,含水層更好。經實打,到120米突然出了大水,水量達30方時以上,126米終孔。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這個含水層與3號點上部的v字形毫無關系,同樣其他測點打到120米出水的概率也都很大,不管你是什么根據定的幾號點都有可能歪打正著,這種方法不失為分析含水層的有效方法之一。
6,由于曲線圖的數值線看不出深度,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分析需要認真觀察比對,盡量使曲線圖的數值線能與剖面圖的等值線能對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