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支持
找水儀一圖一評案例講解視頻79
點評人員:楊佃俊 教授級高工
供圖人員:梁世娜
儀器型號:PQWT-TC300 M100
測量地點:遼寧
該案例是花崗斑巖,實打17號點,是個典型的頂天立地的藍柱子,這樣的藍柱子有的有水有的無水,這是個成功的案例,應該如何進行分析呢?
點評內容:
1,該項目區面積20畝,有兩口井,井深120和200米,水量都不大。本次先用5米點距做了三頻測量,發現在17號點處170赫茲數值線略顯低值,其他兩條三頻線無反映。然后又用300儀器2米點距測量,發現該點是個藍柱子(上二圖),遂繼用100手機儀進行了錯時復測,17號點仍是個藍柱子(下二圖)。怎樣再去進一步分析呢?
2,一測原始圖的最大值49,下大上小,把90米以上壓成了一片藍色。二測原始圖最大值45,仍然把50米以上壓成了一片藍色,是否有淺層低值下傳?低值下傳的源頭在哪里都看不出來。
3,從兩次的處理圖看,該剖面有兩個大致水平的等值線密集層:第一層原測和復測分別在
10米和5米,第二層分別在40~50和20~30米。第一層反映了土層厚度,第二層反映了風化層厚度。實打土層厚度5~6米,出水深度25米,與手機儀復測結果一致。
4,藍柱子的成因分析:從一測處理圖看,16和17點接近地表有一點淺藍色,但并未影響到30米以上等值線的形態,只是從30米以下等值線才能看出v字形。從二測處理圖看,17點在10米以上是深藍色,同樣是在20~30米以下才出現v字形,這些都說明造成17號點的源頭主要是土層以下的巖石(斷層或裂隙帶)。17號點所以在24米出水好就是風化層下界面與優選點裂隙發育共同影響的結果。
5,實打在24米出水10方/時,終孔150米,從24米向下水量沒有增加。二測處理圖30米以下的深v字形是上面的低值源頭下傳和兩側高數值共同影響的結果,如同繪制了一個山谷的等高線,不能說明其巖性或裂隙率與兩側有何差異。
6,300儀器是40個頻率,平均每個頻率控制深度7.5米,100儀器是30個頻率,平均每個頻率控制深度3.3米,精度比300儀器高得多。從該案例實打的土層厚度、風化層厚度、出水深度等都說明,當用這兩種儀器分析出的深度略有差異時應以100的儀器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