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支持
找水儀一圖一評案例講解視頻76
點評人員:楊佃俊 教授級高工
供圖人員:王寶先
儀器型號:PQWT-TC300
測量地點:大連
該圖巖石照片為青色塊狀砂巖,最大值0.3,本次和大家討論一下什么是“正不壓邪”和它在找水中的積極意義。
點評內容:
1,在上圖中8點是空測,左為一測圖,右為二測圖,下圖為三測圖,都是同一條測線。如果單看每次測的圖每個圖都能找出若干個如同我畫出的有可能含水的“異?!?。但將3次的圖聯系起來仔細分析,每個圖上的異常在另外的圖上都對不上號,是“三測三異”,找不出“三測兩同”的測點,屬于我們說的“正不壓邪”。為為何會是這樣呢?
2,經多次試驗,出現這種現象與儀器無關。經詢問,場地在山區,無電氣設施,沒有電的干擾,但不論在哪里不可能沒有大地游散電流,僅是強弱不同而已,而游散電流是非常不穩定的。天然電磁波的電分量和游散電流可以一起進入儀器。當沒有真地質異常時,游散電流的瞬間變化就會顯示得更明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就會測一遍一個樣,我們認為這就是正不壓邪的原因。
3,經再次咨詢得知,離該線30米打了一個300米的干井,打出的巖粉為粉末狀,很少有小顆粒,說明巖性不好。
4,同樣是砂巖,其膠結成分差異很大,力學性質也差異很大,只發一塊巖石的照片說明不了幾百米的巖性組合。就是知道了哪個巖組在典型剖面上的巖石層次,也很難知道該巖組在各地的巖相變化,尤其是陸相地層的巖相變化更大。
5,復測不一致只是現象,要找其原因,有的是接地不好,有的是附近電的干擾,有的就是如同本案例的正不壓邪,沒有真異常。不能發現不一致就埋怨儀器。我們不喜歡正不壓邪現象,但它卻又提示了我們“此線無好點”,避免了打干眼,難道這不又是好事嗎?
6,再次勸告那些一聽復測就不高興的,或者只測一遍就定點開鉆的,還是那句話:使用天電法,“多測一次比多打干眼好”,這是天電法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