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支持
找水儀一圖一評案例講解視頻69
點評人員:楊佃俊 教授級高工
供圖人員:滿開峰(小滿)
儀器型號:PQWT-TC150
測量地點:山東
本案例是寒武系張夏組鮞狀灰巖,是低值中找低值的成功案例,也是以處理圖為主三圖聯讀預測含水層的典型案例。
點評內容:
1.上圖是原始圖,圖的中部有一層橫向的低值條帶。在此低值帶中有兩塊數值更低的深藍區,這兩塊深藍區的邊界是漸變的還是突變的呢?若是前者則不好,若是后者,是突變的,說明變化梯度大,是含水部位,但僅從原始圖中無法分辨。
2.中圖是處理圖,圖中這兩塊深藍區的邊界都是等值線密集,如同上一個圖評所說,等值線從上到下呈稀—密—稀變化,說明其邊界變化梯度大,是突變的,容易出水。
3.再從下面的曲線圖看,這兩塊深藍低值的數值線拉開的距離較大,也如同2019—3號圖評一樣是上下密集,中間稀疏,同樣說明這個邊界是突變的。
4.該圖定點在12點,實打有兩層水,一層在50米左右,一層在70~80米,水量很大,目測30方/時左右,證實了上述分析是正確的。
5.根據上述分析,該圖的1~3點和11~15點都是好點。
由此可見,將3個圖聯系起來,三圖聯讀,綜合分析,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