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支持
找水儀一圖一評案例講解視頻64
點評人員:楊佃俊 教授級高工
供圖人員:雷明元
儀器型號:PQWT-TC300
測量地點:湖南
上圖為原始剖面圖,1~13為原測,14~26為復測。下圖為處理圖。這兩個圖既有明顯的低值下傳造成的藍柱子,也有低值外圍層次分明的擴散暈,很有代表性。
點評內容:
1.圖中3和16兩個藍柱子是同一個測點,一致性很好,說明這個低值異常是真實的。此地巖性是下石炭系碳質灰巖,容易形成泥填溶洞,分析該低值異??赡苁悄喽吹姆从?,泥洞的位置在淺部的可能性大,直達圖低的藍柱是上部泥洞下傳造成的。
2.藍柱子兩側有三層低值擴散暈。以3號點右側為例,紫線內的深藍色為第一層,紅線內的中藍色為第二層,綠線內的淺藍色為第三層。擴散暈的寬度大多不是恒定的,藍柱與外圍的數值相差越大,擴散暈寬度越小,反之寬度越大。在120和170米低值擴散暈寬度最小就是外圍是高值巖層造成的結果,藍柱子兩側的低值擴散暈不對稱也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3.該圖定點在5號點,距藍柱2米,實打15~24米打了9米泥洞,有水不大,出泥太多,無法繼續下打而停鉆。
4.該圖沒有選3號點是對的,為何選定了5號仍有泥洞呢?我們認為,不論泥洞還是水洞,其形狀都是不規則的,不可能是筆直直立的(如處理圖那樣),在圖上所表現出來的筆直下插的藍柱子應該是在泥洞數值最低處下傳的表象而已,不說明其近旁就脫離了泥洞。
5.為避開泥洞,選點時要盡量距藍柱子遠一點,最好到它的擴散暈之外選點,在擴散暈內定點仍避不開泥洞這已是發現的第二個案例,須予以重視。